资讯动态Information dynamics
那些藏在南京云锦博物馆里的绚丽“年锦”

大年初一,央视春晚蕴含的传统文化、中式美学登上热搜。93岁敦煌专家常沙娜担任艺术顾问的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《年锦》是传统纹样、国宝文物的完美活化。这些美轮美奂的服饰背后,有哪些文物原型?

《年锦》舞美采用大量传统纹样元素

传统纹样美到失语,堪比文博大展

尽管街头穿汉服的人越来越多,但是把历朝历代各色形制的汉服、传统经典纹样完整搬上春晚舞台,这还是第一次。

“2024春节联欢晚会”中,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《年锦》,演员们分别穿着汉制、唐制、宋制、明制4个不同时期的传统服饰,仙气飘飘。有网友说,春晚再一次印证,永远要相信老祖宗的审美。中国传统纹样,华流即顶流。也有网友直呼,“太高大上了,感觉看了一场文博展!”

事实上,《年锦》文博含量极高,无论是发髻、头饰,还是汉服的形制、纹样都能找到“国宝”原型,每一款都寓意满满。

汉代的茱萸纹、卷草云纹、玉兔月桂纹,唐代的对孔雀衔绶纹,宋代的缠枝牡丹月桂纹,明代的大吉葫芦纹……这些镌刻着中华民族千年审美的纹样,分别出自新疆楼兰出土的汉代长乐明光锦、甘肃省博物馆藏锦缘绢绣草编盒、敦煌莫高窟出土丝绸、法门寺地宫出土帔帛等文物。演员们的服饰则参考了《列女仁智图》、敦煌莫高窟唐代贵妇供养壁画《中兴瑞应图卷》、江西省博物馆藏孙妃立领对襟短衫(明)、孔府藏葱绿地妆花纱蟒裙(明)等。

以刘涛为例,她身穿云气纹印花袿衣,外罩燕尾纱衣,腰间系带刺绣汉代云纹,梳着东汉流行的高髻,佩戴复原款东汉金步摇,怎一个“仙”字了得。事实上,从头到脚,都能在“国宝”中找到出处。垂髾高髻,这种发型在东汉特别流行,不仅《列女仁智图》和《苌村汉墓壁画》中均有此类女子形象,更有“城中好高髻,四方高一尺”的童谣。头上的东汉金步摇原件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,步摇由上至下分为两层。下层由四片长条形叶子构成了十字形花叶。顶端为一只小鸟,其周围七枝花茎弯曲,分别为三个花苞和四朵八瓣花。她身上的汉制服纹样也大有来头,缘边的织锦纹样来源于汉代长乐明光锦,腰带上的纹样来源于汉代锦缘绢绣草编盒上的刺绣云纹,衣身纹样来源于汉代云气茱萸纹……

传承千年的纹样,云锦都有继承

这场“人从画中来”的古装大秀,让观众被美到的同时又学到了。节目中美轮美奂的纹样由93岁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常沙娜为春晚设计。

央视总台龙年春晚歌曲组导演张异凡介绍,之所以选用汉、唐、宋、明四个朝代,是因为它们的样式丰富、特色鲜明。汉代服饰通身刺绣,缘边采用织锦,云纹、茱萸纹等纹样,庄重大气又有锐度;唐代纹样繁盛,裙上雁纹、狮子纹等尽显华贵雍容;宋代纹样典雅而清新,牡丹、海棠等花卉纹样繁多;明代服饰采用了立领对襟短衫,搭配经典马面裙,大吉葫芦纹寓意吉祥。张异凡说,“比如,瓜跟蝴蝶的图案寓意瓜瓞绵绵,两个柿子寓意事事如意。”

南京云锦运用大吉葫芦纹

《年锦》最大幕后功臣必须是常沙娜,她把守护与推广敦煌艺术作为一生奋斗的目标。12岁时,常沙娜跟随父亲常书鸿辗转来到敦煌,从临摹壁画开始,不断从敦煌艺术汲取养分。自20世纪50年代起,常沙娜先后参与过人民大会堂、首都剧场、民族文化宫等“十大建筑”的装饰设计。在这些作品之中,常沙娜都融入了敦煌的元素,使敦煌的文化遗产以更鲜活的姿态走向大众。80余年的沉淀,让她把敦煌艺术融进了血液中。她说,中国传统纹样产生于人民,它们让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度、感受到感性的温情,更可以通过现代设计体现本民族的文化品格。她为春晚设计《年锦》的纹样,也是希望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,了解纹样背后的意义。

织金寿字龙云肩通袖龙栏妆花缎衬褶袍

令人欣慰的是,这些美了千年的纹样,在南京云锦博物馆中也都能找到。《年锦》中的柿蒂纹、大吉葫芦纹,也都是云锦的传统纹样。柿蒂纹寓意事事如意,在南京云锦研究所为北京定陵复制的文物中,就常有这些纹样。其中,大吉葫芦纹还被经常运用到二次创作中。

南京云锦装饰艺术品-龙瑞千秋


相关推荐 Relevant recommendation